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cacheTitle" in /var/www/html/uzcms/sonicdood.net/index.php on line 1141
실시간 바카라 - 신뢰할 수 있는 사이트

少立鸿鹄志 终成栋梁材 ----- 记九三学社徐州市委主委、资源学院院长隋旺华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3浏览次数:1307

平凡的岗位,崇高的理想,纷杂的工作,闪光的足迹。他自 1987 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凭着出色的业务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诚恳、豁达的处事方式,温雅高洁的性格特质,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地质工程学科有较高知名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得同行的钦佩和同学们的热爱。并于 1998 年获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8 年被列为江苏省“ 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1994 年至 2000 年连续七年被评为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1 年被评为校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4 年获得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他就是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슬롯 머신 프로그램支社主委、资源学院院长隋旺 华 教授。

一、求学以真 立志成才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 1964 年 12 月,隋旺华就出生在这个好地方 --- 以沂蒙山区而著称的山东省临沂市。

  临沂市地貌类型多样,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钟灵毓秀,仪态万方。北部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北部的蒙山,以 “ 天然氧吧 ” 、 “ 养生长寿 ” 而闻名,横亘数百里,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集险、奥、幽、旷、奇、雄、秀于一体,遥对泰山,雄奇壮美。蜿蜒的沂河,如镶嵌的玉带,纵贯全境,充满灵气。南部的临郯苍平原,沃野万顷,稻花飘香。优美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隋旺华聪慧好学的天性。

  1980 年他考入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学习。这个专业是恢复高考后中国矿业学院新办的专业。隋旺华有幸成为这个专业的首届学生。

  在老师们的引导和教育下,他立志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为了他的理想,他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求真的科学态度 ,认真对待每一个实习,不放过学习中的任何疑点和难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连最难学习的《地下水动力学》他都考了满分,每年以门门功课平均九十多分的成绩连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本科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师 从狄乾生 教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他 1987 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但他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完成自己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他不断激励着自己,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前进。

二、平凡岗位,闪光业绩

  年仅 42 岁的隋旺 华 教授已经在煤矿工程地质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国家和人民授予他的众多荣誉。然而他还是那样淡泊名利。在隋旺华眼里,那奇特的地质世界仿佛就是他的第二生命。他潜心学海、勤奋探索、锐意创新,为专业实践付出了很多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逐渐成为一名同行们认可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对地质的爱是自觉的,就像画家爱油彩、音乐家爱旋律一样,总期望着更高的境界,更大的突破。在他所搞的科研项目中,每一个都充满了挑战和风险,但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逐步形成、完善、发展了他与导师提出的理论。

  早在做硕士论文时,就开始研究煤矿老采空区的勘察资料,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值模型,他发现,从模型计算得出的结论与实测结果吻合得比较好,而利用当时通行的规范来设计,则偏于安全,滞压了大量的煤炭,严重制约着我国能源的有效利用。怎样才能最有效、最安全的利用原本紧缺的资源呢?他开始了长期的探索。从 1989 年山东省金乡勘探区开始,至今已在兖州、龙口、徐州、峰峰等矿区撒下了辛勤的汗水。

  山东省横河煤矿主采煤层平均厚 9m ,地质储量 3103 万吨。按原设计分层开采留设的防水煤岩柱为 60m 到 90m ,提供的可采储量仅有 394.2 万吨,严重制约着该矿的发展。为此, 1994 年 7 月该矿与슬롯 머신 프로그램签定了“山东省横河煤矿厚含水松散层下放顶采煤防砂煤岩柱工程地质研究”项目。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之一,隋旺华即刻投入到研究中去,为取得第一手资料,他经常深入矿山和地质队,与现场的技术员一道,探索研究着种种难题。他还同他的导 师狄乾生 教授一起,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煤矿生产相结合,提出了开采岩层移动工程地质作用机理、开采沉陷土体变形的水土耦合作用机理等新的理论观点,开展了煤矿工程地质学和生产实际结合的专题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评价说:“隋旺华同志针对煤矿区采动后地质结构特性的变化,水土相互作用与开采沉陷土体变形的相互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开采岩层移动工程地质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拓宽了工程地质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 相关的几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于其它矿井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如今,该成果已应用于煤矿开采实践,在横河煤矿,太平煤矿、杨庄煤矿成功实施,在兖州矿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开采上限,累计解放储量 3000 多万吨,近三年已累计采出煤炭 460 万吨,累计新增利税 2.4 亿元。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1999 年,他参加了江苏省省委党校举办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班,期间参观了江苏森达集团,“视今天为落后”,森达集团的企业精神深深感染了他。是啊,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许多矿井生产能力低下,煤炭资源浪费严重,许多矿工师傅眼巴巴的看着煤炭越采越少,这样下去,我们还有多少资源可以浪费,多少资源可以流失呢?在目前的煤炭生产中,由于缺乏对地质条件研究,致使在水体下采煤留设安全煤柱时,不是保守就是冒险,而且常常是保守大于冒险。原因就是相应的煤矿开采工程地质理论没有确立起来,工程师们在进行设计和施工中主要应用经验公式,对具体的地质情况了解不够,采取了过高的安全系数,由此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隋旺华十分焦急,认为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创新力量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效率不高。于是,他长期与生产现场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难题。他的每一个课题都是对传统的一次挑战。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隋旺华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体系。他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出发,详细分析覆岩变形破坏的工程地质机制和类型,建立预测的工程地质模型,将可靠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计算参数的选取,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在较准确的计算出“两带”的高度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体下采煤安全煤岩柱留设的合理尺寸。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对覆岩破坏高度进行了井下实测和观测,用反馈资料来验证了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并用于矿井生产的实时决策。

  他的这项成果已经引起了工程地质界和众多煤矿生产单位的重视,同行们纷纷表示祝贺,现场的技术工人也以最朴素的方式向他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张倬元 教授在写给 狄乾生 教授的信中指出,隋旺 华 博士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得出的有意义的结论给我以极深的印象,相信他定能成为煤矿工程地质发展的中坚力量,他提出的新理论观点在今后研究地下采掘的环境效应中会发挥导向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 左文智 先生来信索要有关资料并希望在开采覆岩变形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然而,隋旺华明白,科学无止境, 3000 万煤炭职工对自己还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要求自己不断攀登地质事业的高峰。

  他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做的。迄今为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 1 项,省部级项目等 10 余项,其成果曾获得 2001 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4 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 2004 年全国安全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 1998 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8 年被列为江苏省“ 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004 年获得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出版或合作出版专著 3 部,主编规划教材 1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被 EI 、 ISTP 检索 4 篇。指导博士生 3 名,硕士研究生 15 名,其中研究生董青红的硕士论文“煤矿工程地质模型在防水煤岩柱留设中的应用研究”被评为江苏省百篇优秀硕士论文。科研成果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山东省太平煤矿、杨庄煤矿和横河煤矿应用解放储量 3000 多万吨, 1998 年至 2004 年间成功开采煤炭 560 万吨,创利税 2.5 亿元。除在煤矿工程地质方面的成果外,他的科研还涉及到地裂缝灾害、高速公路遥感地质等多个领域。

三、为人师表,无私奉献

  隋旺华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累累的硕果,在教学方面同样有一套“内家工夫”。他每年至少要教一门本科生课程和两门研究生课程。青春自信、热情坚定,平易近人,不摆架子是隋旺 华 教授给人的一贯印象。许多学生说,听隋院长的课感觉就是不一样,繁杂难懂的问题经他那么一说,思路明确了,重点掌握了,兴趣也提高了。

  的确,隋旺 华 教授一直注重将最新的东西加到教学当中去,他认为:“要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前沿问题,学习新的东西,否则的话,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有时为了一个小时的教学,他用十个小时去准备。虽然他讲的是理工类课程,但他在其中运用了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声音,有动画,图文并茂,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他把班级分为几组,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一个专题;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他在 98 级学生中实施了“研究型学习”教学试点, 50 名学生被分为两拨,前半个学期学同一样的课程,后半个学期分开学习,其中,第一拨仍按照以往的方法学习,而另一拨,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学习的重点,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在交上来的学习报告中,有的学生运用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去解决问题,并自己设计模型去验证理论的可靠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教学改革中去。 他担 任 博士、硕士生导师,先 后指导 博士、硕士研究生 20 多名。 自 1995 年担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以后,他和全院教职工一道投入到热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之中去。经过多年艰苦的实践,提出了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大类的培养方案;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宽基础、淡化专业界限、面向 21 世纪和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原则,实施了“ 5+3 ”分段式教育模式。在全院教职工教改成果的基础上,他主持起草了“地质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资源勘察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工科基本目录),被教育部采纳,并在 1998 年正式颁布实施。 2000 年 7 月,首批受益者 100 名本科生以突出的成绩毕业,实践表明改革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2000 年,教学成果“面向 21 世纪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 年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6 年由他主持的《土质学与土力学》课程 评为省级一类精品课程,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自2003 年担任资源学院院长以后,隋旺 华 教授的工作就更加繁忙了。 但他始终保持一种朴实、严谨的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了全院上下的交口称赞。

四、参政议政,成效斐然

  隋旺华教授是九三学社中国矿大支社主委、江苏省政协委员、徐州市政协常委。在多年的工作中,展示出了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在九三学社徐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九三学社徐州市委副主委。

  作为省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常委,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入社会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地方政府和决策提供依据。他先后组织和参加的专题调研主要有:徐州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及对策、徐州市电子商务系统考察调研、徐州市科技人才状况及对策、徐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徐州市大气污染与防治情况、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情况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情况、南水北调徐州段水污染治理、徐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查研究等。以此为基础,他先后为九三学社市委起草政协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多篇。如“加强城市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多项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许多建议和对策已经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他积极参加九三学社市委主持的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发挥九三学社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科教兴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以主要成员参加的项目有“入世后对我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徐州市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等。

  作为省政协委员,他充分利用调研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省政协会的平台,以提案的方式积极建言献策。他的提案“关于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几点建议”、“积极开展采煤塌陷地的治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等都受到省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隋旺华还非常注重信息工作,向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上报信息,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2005 年 3 月关于组建“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被九三学社中央网站采用;“地矿类专业学生供求紧张,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及时调整政策” 2004 年 12 月被九三学社中央采用。

   勇于创新、求实进取、乐于协作、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隋旺 华 教授一直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演绎着自己不平凡的地质人生。



作者:admin 出处: 原创